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

日本野心夢碎


文祿慶長之役(壬辰倭亂)是一個很有趣的歷史事件,雖然這是由血與淚所鋪陳的。

關於這段戰爭的描述之前比較了解的部分是來自於"明朝那些事兒",但相對於以大中國主義的"明朝"的寫法。下午剛看完的這本書的作者(也是阿陸)似乎比較擅長的從日中兩面去作觀察,可能是因為因為這個作者比較哈日吧!提供了另外一個角度。

比較不變的是韓國都很廢,在結束完漫長的內戰後轉向西侵的日本軍,從釜山上岸,襲奪漢城、平壤,韓國國王退到鴨綠江畔只是一個多月的事情。
然後就是向大明要救兵,大明派出了很多歷史留名的關寧鐵騎、戚家軍、俞家軍入朝鮮與武士部隊們決戰。
相較於"明朝",但這本書又增加了更多朝鮮的很廢的事蹟,諸如:放明朝冷箭、不供糧給明軍之類的。而且明朝的軍隊其實打的也不是那麼輕鬆,日軍有跌股的地方,也有巧妙的安排的地方;我覺得這是比較客觀的描寫,畢竟這是一場拉鋸了七年的戰爭,像"明朝那些事兒"那樣把其中一方講得很神勇,刻意的貶低日軍是鄉長縣長們的組合是有點把李如松造神了。

其他的如小西行長跟沈惟敬的雙面外交事件、人緣不好但真的很厲害的李舜臣(雖然韓國有點捧得太過)、跟島津義泓就算是作了一次複習。

七年戰爭對後來的政治變化,若要說是主因有點太過,但對豐臣後來讓閒給德川是有一些影響。
至於對明朝的敗亡,還有很多其他各種的原因(黨爭、小冰河期),只能說七年戰爭是有一種推波助瀾的效果,然後讓女真族撿到了一個機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